多通道升学
连续15年一站式高端教育
全国招生
×
Book a Visit
学生姓名:
家长称呼:
就读年级:
请选择就读年级
幼儿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十年级
十一年级
联系方式:
About Aidi
Principal’s Message
Mission & Vision
Academic Achievements
360°Holistic Educ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idi Publications
Aidi Visual Media
Join Us
Contact Us
Academic Divisions
Kindergarten
Prim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Vacation Programs
Campus Life
Campus Facilities
Student Clubs
Admissions
News
TLI Center
搜索
CN
Book a Visit
4008004033
Online
FAQ
Book a Visit
OFFER VOICE | 金禹含:阅己、越己、悦己,在文艺交织中诠释本真自我
2024.04.18
眼前这个率真豁达、和善亲切的女孩儿是北京爱迪学校艺术高中的金禹含同学。她手握帕森斯设计学院、罗格斯大学、普瑞特艺术学院等诸多含金量较高的艺术类学院平面设计专业
offer
,是大家眼中名副其实的开朗型“E”人。她的艺术成长之路相较他人来讲并非那么顺风顺水,但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之际,她毅然打破固有模式勇于重选赛道,最终幸运地脱颖而出,成功奔赴梦校并继而深耕热爱的艺术领域。
她热衷于沉浸在文史世界中深析时代领袖们的事迹观点从而吸纳精华,喜好在辩论之中针砭时弊并切实提供思路解决棘手问题,着迷于日本小众作品设计并汲取探寻艺术深处灵感…..追崇艺术最本我真我的落地表达,永远保持新鲜感、充沛感、探索感与这个世界友好对话,金禹含无疑在用她弥足珍贵的独有表达方式来审阅、证明与突破自己。
迅景如梭,在爱迪匆匆四年的光阴为她带来了怎样的收获与惊喜?在追寻艺术之梦中她如何丰盈充实自我?今日,让我们一同揭开序幕,走近这位开朗近人的帕森斯艺术女孩。
阅己、越己、悦己,改变赛道后“重开”人生
与一般艺术生经历不同,金禹含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且“辗转徘徊”,初三之前都只是把绘画当作兴趣的她并没有真正意义接触艺术,然而日复一日枯燥而单调的公立读书学习最终使她难以承受。阅己,金禹含开始重新认真审阅自我,深觉艺术方向才是自我的心之所向,便转学来北京爱迪学校艺术高中,开启了她的寻艺追梦之路。
然而金禹含最终决定选择学习平面设计专业也没有那么顺畅,高一她都坚定地想学习纯艺术,但在高二考完AP之后准备作品集,心态发生改变,她认为平面设计并非像社会口中那么商业化,是否商业取决于个人的专业与表达,也更适合自己,于是准备夯实基础转战学习平面设计。但在初期学习平面设计之时,她时常迷茫困惑自己的抉择。
“我非常感谢韩雨洋老师对我的不断鼓励与肯定,让我打消不自信的念头,指导我的作品集并助我一举拿下帕森斯offer。同时也十分感谢周周老师对于自己作品的认可,并在创新思维方面为自己提供不少灵感。我是很晚才收到帕森斯offer的,收到那一刻感到十分意外与喜悦,并第一时间与导师分享。”谈及对导师们在自己不坚定时候的引导协助,金禹含真诚且肯定地表达感谢。越己,在正向引导下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摒弃不自信,结局终也锦花拥簇、不负有心人!
来到爱迪之后,金禹含有更多的时间去充盈自我,做自己喜欢且想尝试的事情。她阐述到自己是一个必须要有社交圈的人,通过社交她能汲取力量使自己感到喜悦满足。随之,喜欢文史的她加入爱迪文学社并协同伙伴一起出刊杂志;推崇辩证的她来到模拟联合国扮演印度国家领导人;热爱参加活动的她加入学生会一同策划中秋游园会;喜好动漫的她能肆意畅谈古灵精怪的二次元世界;酷爱设计的她加入微设计社定制专属卡通吊牌……多项社团活动使她充沛而满腹活力。
爱迪的学生社团目前分为12大学院,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悦己,金禹含在爱迪的社团之中恣意尽展才艺,充实丰盈自我,将自己的高社交理想化生活落地,取悦自我而身心自在。
谈及在爱迪的生活,金禹含坦言道这种包容又自由的环境很适合身为“E”人的自己。有性格互补且如行随行的好伙伴,有鼓励引导自己的专业良师,有精彩数不尽的活动施展才能,最终还能收获心仪offer,她不禁感叹改变赛道后竟如同“重开”了人生!
对话历史文学,碰触艺术深处灵感
当厚重渊源文化与灵魂深处艺术交织融合,其间相辉映的美感将被诠释地淋漓尽致。金禹含在访谈之间无数次展现出自己对历史及文学的热爱,大到纵观欧洲史、艺术史,小到欣赏艺术展览,从亘古文鉴中品读那些时代领袖的行为艺术、城市变迁的新旧更替、绝美作品的点睛细微,能为她带来更多触碰心间的艺术灵感,如同永不枯竭的泉眼般浸润充斥着她的思想。
金禹含的精美作品集获得了帕森斯学院的深深青睐,其中有一章为“北京拆迁艺术字体”,深刻地表达出她对北京人文历史的感受与理解。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与时尚潮流并兼的城市,其存续的强烈文化矛盾对比感却能迸发出极大的艺术灵感冲击,而文字作为重要地连接古代和现代人类历史的桥梁极具交际性,更易表达出历史文学的艺术魅力。
金禹含通过了解北京历史及拆迁调研,并观察拆迁后遗留下的参差墙缝、残存枝叶,设计衍生出一种新型字母字体,将其运用于海报制作及日常设计作品中。从城市变迁的历史中汲取艺术灵感,再将灵感付诸于作品之中,可谓是神来之笔。
谈及喜欢的文学艺术家,金禹含向我们娓娓道来。她欣赏“文艺复兴后三杰”拉斐尔、达芬奇以及米开朗琪罗,他们都是文艺复兴有名的巅峰画家及雕塑家,她坦言这种努力又富有天赋的艺术家深深吸引她。同时,她也十分喜欢日本作家的一些写作风格,那种极致拉扯感及情感夹杂感使她体会到一种缱绻低声的浪漫在其中。
金禹含时常穿梭于各大艺术展之中来感受文化艺术氛围并汲取灵感。爱迪艺高组织的观展活动不计其数,自然也包含金禹含喜欢的日本摄影展,她阐述道日本的美学感通常会给自己很大的视觉冲击,艺术家构图展示及行为表达往往甚是吸睛,值得去推敲品鉴。
爱迪艺高每学期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艺术研学项目、学术创新文学、著名大师课,学生们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及综合竞争实力,从而能够吸引国际艺术名校的青睐。
追崇真实表达,彰显自我诠释本真
金禹含作品集中有一章被粉色基调渲染的作品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她以“女性当下困境”为主题设计了一本兼具色彩海报、平面页面、3D立体书籍(以金禹含自己的五官和纹理做元素)等艺术表达形式的佳作期刊,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知名日本女作家上野千鹤子的书刊。金禹含认为粉色在当今过于被定义为女性“刻板色彩”,而导致很多人摒弃粉色元素概念,而恰恰她觉得粉色就是和女性很贴切的颜色,女性应自我赋能彰显力量,不受外界所拘束而忽略真实内心。
作品中阐述出当今女性的一些困惑及处境,当女性变得越来越扁平化、象征化和刻板化,甚至女性因为刻板印象对待同性的原则也是逐渐被摧毁的时候,女性更应深入自我思考,探索内心真实需求。通过书籍的设计及阐述,金禹含想要提醒女性应觉醒,注重自我并真实表达想法,且男女平等、人人都应被自由对待。
在当代社会,更多女性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而进行各种取悦他人的努力,成了实打实的“服美役”。金禹含亦将这种现象注入绘画作品之中并呼吁女性自然美亦美,要懂得欣赏自我,彰显自我,活出真我。
而对于艺术作品赏鉴方面,金禹含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与见解。她认为艺术作品不必太着急去标新立异,换而言之就是不必过于追求奇奇怪怪和与众不同,并以此为目的去进行一些设计和构建,而忽视了艺术表达的精髓——真实表达。真实表达的作品是有血有肉并能引起人的共鸣的!趋同并非不好,人们的很多本质也都是趋同方向。
对于自我评价,金禹含坦言道自己是一个非常真实且很容易共情的人,做事更看重顺从自己的内心。对于自己的作品,她也都是用真情实感去表达去诠释,渴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尊重和共鸣。在遇到困惑之时,她曾绘制一幅“一叶障目”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在感受到力量之时,她又绘制出“四手相连”的作品来传达注入能量。做最真实的自己并用最真实的表达来诠释本真自我!
被问及对未来是否设定远大的目标之时,金禹含笑笑说道“对于职业发展的话,我可能还是会坚持走设计路线,同时更想深入学习一些文学哲学类的知识去丰富自己并开拓自己的眼界,拭目以待吧!”
我们相信这个宝藏女孩定会带着自己最真实的艺术表达和最纯质的信念理想奔赴名校殿堂!让我们祝愿她渐生丰翼,一化北溟鱼!
当遇到设计瓶颈倍感焦虑之时该怎么办呢?金禹含向我们分享到她的一些实用经验之谈:“just do it!不用考虑自己做出来是什么样的,不要去疯狂内耗自己,不要质疑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足够优秀或是够不够让人震惊,做下去!就关注眼前的事情专注坚持下去,坚持付出最终一定会有个好的回报!”
艺术行业是一个需要有持久以恒的毅力去坚持的一个行业,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努力对待大于幸运之儿的天赋,量变会引起质变!要相信,结局一定是配得上这一路的真心以付与不懈坚持!
Related Recommendation
24
2022.03
OFFER VOICE | 张一堃:享受学习、坚持自我、心怀他人,这才是剑桥大学所欣赏的模样
连续三年稳居年级TOP1,在多个……
More
19
2024.01
2023回顾 | 过往皆序章,未来当可期!
More
15
2024.05
爱迪教与学创新中心重磅推出全新AidiX个性化AR学习微证书系统!
More
29
2024.05
爱迪澳高 | 二十载芳华,爱迪澳洲高中(WACE)向“新”出发
More